與惡魔島分享的榮譽是貓途鷹的「美國十大地標」之一,金門大橋簡直是......傳奇。
86年前,即 1933 年 1 月 5 日,當工人們開始挖掘 325 萬立方英尺的泥土以容納該結構的巨大錨地時,這個標誌性的三藩市地標開始建造。
從 1849 年開始,隨著淘金熱將這座海灣城市引入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,投機者很快意識到,三藩市以北的土地將變得越來越有價值,這與它與城市的可達性成正比。
不久,一個計劃被醞釀出來,建造一座橫跨金門的橋樑,金門是一條狹窄的、400英尺深的海峽,是三藩市灣的入口,連接三藩市半島和馬林縣的南端。
雖然這個想法可以追溯到 1869 年,但該提案在 1916 年紮根。前工程專業學生詹姆斯·威爾金斯(James Wilkins)在《三藩市公報》(San Francisco Bulletin)擔任記者,他呼籲建造一座中心跨度為3000英尺的懸索橋,幾乎是現有懸索橋長度的兩倍。據估計,威爾金斯的想法耗資高達1億美元。因此,三藩市的城市工程師邁克爾·M·奧肖內西(Michael M. O'Shaughnessy)(他也因提出金門大橋這個名字而受到讚譽)開始詢問橋樑工程師是否可以花更少的錢來做這件事。
工程師兼詩人約瑟夫·施特勞斯(Joseph Strauss)是一位5英尺高的辛辛那提出生的芝加哥人,他說他可以。
最終,O'Shaughnessy和Strauss得出結論,他們可以在2500萬至3000萬美元的實際範圍內建造一座純懸索橋,主跨度至少為4000英尺。該建設計劃仍然面臨來自許多來源的反對,包括訴訟。當大部分障礙被清除時,1929年的大蕭條已經開始,限制了融資選擇,因此官員們說服選民支援3500萬美元的債券債務,理由是該專案將創造就業機會。然而,這些債券直到1932年才出售,當時總部位於三藩市的美國銀行同意購買整個專案,以幫助當地經濟。
金門大橋於1937年5月27日正式通車,是當時世界上跨度最長的橋樑。第一次公共過境發生在前一天,當時有20萬人在新橋上行走、跑步甚至滑旱冰。
憑藉其高聳的塔樓和著名的紅色油漆,這座橋迅速成為美國著名的地標,也是三藩市的象徵。她仍然高高在上,驕傲地屹立不倒,是世界十大現代奇跡之一。